我省将全面推进全国首试“农业保险+”改革,财政金融合作支持乡村振兴。 10月15日,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振兴投资机制和融资的实施意见》获悉。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金融合作创新模式,“农保+”在全国尚属首创。 “这项改革的实施和持续深化,是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融合的必然目标,也是推动农业大省成为农业强省的有力保障。”省财政厅厅长顾建峰表示,2022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农+一揽子金融”试点“农业+”改革在全国尚属首创。全面推进这项改革,构建财政金融统筹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财力投向“三农”领域,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投入,助力我省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中走在全国前列 振兴。根据改革方案,到2025年底,“农保+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实现全覆盖,“农保+”改革全面启动;到2026年,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规模将突破2300亿元,带动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力争余额达到3万亿元,余额 涉农担保超过35票据离子元;到2027年,“农业保险+”改革将取得惊人成效,引导更多社会资源、金融资源投向“三农”领域,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投入,助力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记者注意到,“农保+”改革包括“农保+”多元融资、“农保+”多维度强化、“农保+”多链融合、“农保+”多层次覆盖”等4项行动、20项举措。以“农业保险+”多层次覆盖行动为例,主要是继续提升重要农产品的保险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商业保险共保模式,持续推进“农保+”多层次覆盖行动。推进“三农保险”综合保险、深化民生保险试点、整合现有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加强涉农农保集团建设,为“农险+”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加大保费补贴和奖补力度,加大对各地改革的支持力度。各地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贴息收费、补充资本、风险补偿等方式强化要素保护,协同推进改革。合肥晚报-合肥新闻记者 余娇娇 五部门负责人就“农保”如何变 +”改革?具体是什么各部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具体如何实施呢?在10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省金融监管局等五部门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题一:安徽全面推进“农保+”改革作为组织财政救助、金融彻底解决农村生存乃至“十五”期间重要举措的主要考虑是什么?答:安徽出台《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农保+”改革,主要基于三点考虑。首先,现实需要它。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引导和撬动作用l 政策性资金,依托农业保险创新构建财金合力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建立健全“三农”多元化投资机制,引导各类资源向“三农”领域集聚,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投入,为我省加快建设优质高效农村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省。其次,变革有基础。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推广,我省逐步建成覆盖90%粮食作物、70%特色农产品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建立覆盖90%农民和农业主体的收入保障机制;形成了覆盖全省所有乡镇、行政村的除草服务网络,专职兼职人员近2万人。ime 员工。这是我们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最有效的路径和支撑。三是改革有基础。 2022年启动的“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行动计划,有效缓解乡村振兴投入不足、市场作用不足、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让更多社会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问题二:随着“农保+”改革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部门将采取哪些实施措施?答:一是运用“三农保险+基金”模式,加强支农和金融的协调配合。二是拓展“农险+资产”应用,重振农业数据要素价值。三是要创新完善全链条工业产品,完善全链条风险保障体系。四是提高供应链供应链效率,深化保险增信支撑作用。问题三:“农保+”改革的基础是“+一揽子金融产品”。请介绍一下《实施意见》中“多元化融资行动”的具体安排?答:针对首批试点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缺乏专属金融产品等问题,《实施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相关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大“农保+信贷”推广力度;二是强化“农险+担保”的增信作用;三是优化“农保+基金”资源配置;四是扩大“农保+期货”范围。在下一步中,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多元化融资、多维度做强、多链融合、多层次覆盖四大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富民产业链各环节金融服务问题,把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地。问四:发布者表示,依托国家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设立“涉农保险+”版块,将为各类涉农主体打造专线金融服务“主渠道”。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工作吗?答:去年以来,我省率先将“1+16”“市级平台与全省各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对接。截至目前,国家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金融超市累计上线金融产品5762个。各类渠道注册登记经营主体282.4万户,累计提供信贷资金2.4万亿元。为更高效地推进“农保+”工作,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会同各大银行、保险、担保、期货等机构,依托国家融资信贷服务平台(安徽)推进“农保+”版块建设,建立“政府担保贷款”综合金融产品,为大户提供一揽子综合线上融资服务。 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其他与农业有关的单位。下一步,省发改委将按照全面推进“农保+”改革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权威作用发挥国家融资信贷服务平台(安徽)便捷融资服务优势,加快拓展农业保险+“信用、担保、基金、期货”等服务功能,支持金融机构利用信贷大数据实验室,新推出更多“政保贷”热门产品,为我省在全国率先打造“农业+”改革模式提供有力支撑。问题五:安徽省金融监管局为推动此项改革做了哪些工作?您还考虑哪些其他作品?答:我们积极支持提质增效和保险改革、农业改革,切实推动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供给,稳定农民劳动力。二是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增信作用,深化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三是扩大涉农服务范围,建立农业包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同向、同问,配合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深化“农保+”改革。问题六: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将如何推动金融支持与农业保险的关系?答: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把支持和推动全省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作为金融支持的主要方向。加大对信贷来源的聚焦,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涉农金融服务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性。县域农业贷款与马贷关系继续保持较高增幅。我省金融机构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扩大涉农资产抵质押范围、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金融产品。在推动银农中长期全面互利合作方面,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今年探索推出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模式,成效惊人。下一步,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将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深化财力、财力、产力协同,运用“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等创新金融模式和产品。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支持和推动省级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保险农业+”改革,为我省加快建设优质高效农业省、促进农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强的金融支持。